某日看到一個微博,說到國外的銷售技巧網上討論,讓人相當忍俊不禁——
某薯片包裝上赫然注明,脂肪含量比常規產品減少25%,令買家怦然心動。細看營養成分表,脂肪含量沒有變化,標注能量(俗稱熱量、卡路里)也沒有變化。再放進嘴里嘗嘗,口味也*一樣……zui后終于找到了脂肪減少的原因,是因為其中薯片數量少了四分之一!
這種產品包裝上的文字游戲,發達國家的營銷策劃人經常使用,只要不違法,什么創意都有。國內的營銷人也學得不錯,只是還沒有忽悠人到這種程度,多少有點“技術含量"。
比如說,某植物油廣告宣稱“本品不含膽固醇",讓你以為它多出眾多健康,其實所有的植物油都不含膽固醇。還有某植物油廣告宣稱“健康不肥膩",其實它只是口感不膩,脂肪含量是99.9%,絕不比其他烹調油含量更低。因為只要是烹調油,就必須達到這個純度,否則雜質、水分那么多,下鍋就冒濃煙不說,放在超市里幾個月也早就變質了。
又比如說,某些餅干點心之類的產品號稱“高纖維"。高纖維不等于低脂肪,甚至正相反,高纖維產品往往脂肪含量更高,因為沒有大量油脂的幫忙,高纖維的產品簡直沒法下咽。即便纖維有點好處,那么多飽和脂肪陪著,這好處也早就淹沒在壞處當中了。
那么“無糖"的聲稱怎么樣呢?這種宣傳一樣要非常非常小心,因為無糖不等于無淀粉,也不等于低脂肪低能量。比如說,一種無糖的月餅,糖的份額用淀粉和油脂來填充,照樣升血糖升血脂,沒多大優勢。號稱“無蔗糖"的粉糊狀食品更要小心,它只是說沒有加白糖,并不承諾你沒有加麥芽糖漿,沒有加糊精,沒有加淀粉。事實上,糊精和麥芽糖漿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白糖還要快,糖尿病人買到它們真是太悲催了!
還有些時候,營銷廣告會利用消費者不了解食品知識的弱點,想出一些吸引眼球的說法。內行聽起來*是廢話,而消費者聽起來似乎很新鮮很有趣。比如說,某白糖產品在包裝上大字印著“甘蔗糖"、“"等字樣,讓消費者覺得其他的白糖產品都不純不天然。其實,白糖的學名就是蔗糖,我國白糖產品的90%左右是甘蔗榨出來的糖,有何稀罕?
只要用上“營養"、“健康"、“天然"之類詞匯,消費者就覺得心理更舒服些,更有興趣購買。反正無需上稅也不犯法,不用白不用。
不過,從2015年1月1日開始,我國實行了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法規,規定每個產品都要注明其中所含能量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,讓消費者有機會了解產品的營養真相,而很多忽悠人的說法也受到了限制。
比如說,過去可以隨便說“富含維生素",現在不行了。比如說,如果產品中維生素A的含量達不到營養素參考值(NRV,大致相當于一個成年人一日的需求量)的15%,就不能提產品里含有維生素A;如果含量達不到NRV的30%以上,就不能說“富含"維生素A。
又比如說,想說一種產品“減少脂肪"、“減鹽"或“減糖",其含量必須要比同類常規產品低至少25%,否則不能隨便用這個詞匯。如果號稱“無糖",那么產品中的糖含量必須低于0.5%;若說“低鈉",鈉含量要低于0.12%。
法律賦予消費者神圣的知情權,也限制了商家的忽悠空間,但如果我們根本不看,或者看不懂營養標簽,如果那么購買食品的時候,也還是難免買錯東西的結局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